5月9日至10日,省政協副主席祝春秀率調研組,先后深入我市南江縣、平昌縣,圍繞“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”開展專題調研。省政協常委、農業和農村委員會主任、民革四川省委副主委鄭學炳,省政協委員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楊朝波參加調研。市政協主席侯中文陪同調研。
祝春秀一行先后前往南江縣紅光鎮黑池村、長赤鎮文星村、赤溪鎮西廂村,平昌縣板廟鎮大石社區、三十二梁鎮龍尾社區等地,通過實地走訪產業園區、察看展板、聽取工作匯報等方式,深入了解我市在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中的做法和經驗。在召開的座談會上,祝春秀一行與縣、鎮、村三級主要負責人以及村民代表細致交流,聽取基層干部、群眾就進一步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意見建議。調研組表示將進一步綜合評估建議意見,認真進行研究,充分吸收采納到調研報告中去,待與省政府交換協商意見后,最終形成協商成果,為省委科學決策提供有益參考。
祝春秀指出,巴中作為革命老區、秦巴山區、農業大市,自脫貧攻堅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,廣大農村面貌發生巨大變化,農民群眾生產生活得到極大改善。特別是近年來,巴中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農村集體經濟發展,始終把改革發展這一主線貫穿工作全過程,持續發揮黨建引領作用,路徑清晰、措施有力、模式可行,取得了顯著成效。
祝春秀強調,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,是提升村級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的物質基礎,是增強農村黨組織凝聚力、號召力、戰斗力的重要保證。要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,一方面要選好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帶頭人,不斷加強理論培訓,切實提高政治素養,培養一支有能力、有情懷、有眼界、有奉獻的支部書記隊伍;另一方面要健全頂層設計、完善收益分配、加強權益保障,激發廣大村民的主人翁意識,在黨組織的帶領下成為鄉村建設、發展的主體。要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,堅決遏制耕地“非農化”防止“非糧化”,加大撂荒地復墾開發利用,因地制宜推動鄉村特色產業多層次發展,通過健全利益聯結機制,努力把特色產業做大做強,進一步繁榮集體經濟、穩定群眾增收、促進共同富裕。要堅持未雨綢繆,建立規章制度,加強監督管理,聚焦人、財、物三方進行風險防范,上提一級審批、下沉一線監督,推動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。
在巴期間,祝春秀還實地調研了“有事來協商”“雙助”專項活動等政協工作開展情況,并提出了具體要求,強調要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,找準切入點,充分發揮政協委員作用,力爭在全省政協系統做出特色、打造亮點、取得更大成效。
省政協委員、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專職副主任傅強,省政協委員、民革自貢市委主委、市政協副主席郭連,省政協常委、民建巴中市委主委、市政協副主席邱成平,省政協常委、民革南充市委主委、市政協副主席王曉賢,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黃曉東,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周南華參加調研。市領導溫奇志、李本勇、李余良、王家富先后陪同調研。(記者?吳江)